榫卯,惊现世界的中国家具美

栏目:产品推广 发布时间:2021-06-15

 什么是榫卯?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家具、建筑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一榫一卯,藏尽中国天机,将世间美好环环相扣,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木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60e2f810f29c8.gif      60e2f854b0bdf.gif


榫卯为何如此牢固? 

       物理性质上的避弱就强从物理性质方面来讲,木质材料由纵向纤维构成,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榫卯通过变换其受力方式,使受力点作用于纵向,避弱就强。

       在地震模拟的反应中,整个榫卯结构模型出现轻微的晃动,但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破坏。木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榫卯同质同构的链接方式下,使得连接的两端共同收缩或舒张,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而铁钉等金属构件与木质材料在同样的热力感应下,应膨胀系数的不同从而在连接处引起松动,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刚的一面,体现在凹凸面相互咬合后,不用钉、绳,自然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的负荷能力。柔的一面,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消耗一些能量、减少结构响应。

       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运用榫卯技艺来建造房屋。唐宋时期,人们用其来修建木拱廊桥,不费一钉一铆,便能持久耐用,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1973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榫卯是在整个前工业社会是一个现象级的产物,我国文明产生较早,大规模工业生产到来得较迟。因此,有了极长的时间厚度,加之我国古代聚居地区天然石材较少、人口众多,天然亲近与榫卯的构建连接方式使得我国古代人民对榫卯更有一种别样的感情。


60e02efd99fc4.jpg

      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手法,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榫卯构造方式。在牢固的基础上,不同的榫卯满足于不同的应用方式,其榫卯结构样式更是多达上百种。话不多说,来几张动图感受下~

60e02f88c62cf.gif        60e02fa8c1f02.gif        60e02fbbc3cd8.gif

       这些年,人们喜欢上了明式家具,其中关键便是榫卯结构。王世襄先生说中国传统家具有五美:“木材美、造型美、结构美、雕刻美、装饰美”。其中,结构美是榫卯的灵魂。榫卯讲究互相避让,以柔克刚,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一如中国人的“礼”——为人处事的智慧。

       无敌金刚家居,借鉴以北京故宫的明清经典家具款式,以进口珍稀原木为材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以匠心独运的手工木作,打造出很多经典款式,吸引了众多市场消费者的喜爱,也受到了一批喜爱红木家具朋友的青睐。
       热烈欢迎喜爱红木家具的人士,到我司广州总部参观指导,展厅毗邻广州天然氧吧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区,纳景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品茗赏景,共同研讨家具,更有潮汕特色小食品尝,唯有美食与爱好不可辜负。

60e0350a2b9d0.jpg